网站导航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技术文章 > 光催化CO2制备液态航空燃料系统

光催化CO2制备液态航空燃料系统

更新时间:2025-04-30 点击次数:45

森朗仪器设计生产的光催化CO2制备碳氢燃料反应装置,由进气部分,进液部分,高压光催化部分,产品收集部分与控制系统组成。光催化CO2制备碳氢燃料是一种利用光催化材料吸收光产生电子-空穴对,参与H2O和CO2氧化还原反应制碳氢燃料的技术。该技术由太阳能直接驱动,将CO2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化学品,是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变革性技术。

image.png 

光催化CO2制备液态航空燃料技术的高效、低成本运行受光吸收利用、光催化剂形貌结构、界面催化反应及传质等因素影响,其内部能质传输是多时空尺度、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过程,需要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结合多个学科展开系统研究。全流程能量传递和物质转化之间的耦合匹配准则,为降低反应能耗、促进性能及产率提升甚至未来工业化大规模太阳能驱动CO2还原应用铺垫道路。由于CO2分子热力学十分稳定,导致光催化CO2还原制碳氢燃料需要更高的还原电位。光催化CO2还原的反应机理和路径更为复杂,光生电子参与的多个还原过程中存在互相竞争,如产氢反应与CO2还原反应之间、CO2还原产物之间的竞争等。涉及光催化CO2还原过程制碳氢燃料的关键过程主要包括光吸收及利用、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、表面催化CO2还原及水氧化反应、界面传质等。针对目前光催化CO2还原过程中存在的CO2转化效率低、单一产物选择性差等瓶颈问题,光催化CO2还原基本原理和CO2转化效率评估,结合近年来太阳能驱动水和CO2还原制碳氢燃料的研究进展,从光吸收拓展与利用、载流子分离强化、界面化学反应调控尤其是CO2还原及水氧化半反应优化、传质强化四个方面深入讨论了提高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的优化策略。

image.png 

关于光催化CO₂制备碳氢燃料反应装置的技术进展与设计要点总结:

1、装置核心组件与功能:‌气体处理模块,包含气体储存装置(存储CO₂与H₂)、进气阀和气体收集装置,支持高压气固相反应以提高转化效率。可配置装置直接捕集空气(0.03%-0.04% CO₂)进行反应,避免高能耗浓缩步骤。‌光催化反应器,采用世纪森朗LC系统光催化反应釜,催化剂床层(如TiO₂-石墨烯复合、介孔ZnGa₂O₄等),通过晶面调控和异质结设计优化光吸收与载流子分离。 配置喷气砂芯或流化床结构强化气-固接触,提升CO₂吸附与还原效率。‌温控与能量系统,集成冷却循环系统,维持反应温度稳定(如室温至中温)以降低能耗。结合风-光互补发电设备或太阳能聚光器供电,实现能源自持与低碳运行。

2、高压光催化反应器、可高压催化CO₂加氢生成甲醇,量子效率与稳定性满足工业化需求。通过光源布局优化光分布,显著提升CO₂还原为多碳产物的选择性(如乙烷、乙烯)。

3、集成化工艺与优化策略 ‌光-费托合成耦合,将光催化产出的合成气(CO/H₂)输入费托合成反应器,通过工艺制备液态航空燃料(如柴油、汽油)。高温费托(HTFT)与低温费托(LTFT)技术结合,实现产物多元化与高附加值转化。‌智能控制系统‌ 温度计、气压计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条件,通过智能控制器动态调节气体流量与光源强度。

image.png 

光催化CO2制备液态航空燃料系统,关于现存挑战与改进方向,‌效率瓶颈‌ 低浓度CO₂光还原动力学缓慢,‌规模化障碍,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成本高(如贵金属负载型材料),需推进非贵金属(如Cu-Mo₂C)及介孔结构低成本合成工艺。‌系统协同性‌ 需强化光-热耦合设计,减少传质与能量损失,探索分布式小型化装置应用场景。实现实验室级高效CO₂转化,推动光催化装置在碳中和技术中的应用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污泥热解高温高压反应釜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© 2025 北京世纪森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备案号:京ICP备09072614号-5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

地址:北京昌平科技园超前路35号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科技园综合楼203室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3269851939

扫一扫,关注我们